你当像鸟,飞往你的山

随笔 2023-12-31 3730 字 862 浏览 点赞

祝愿明年的我们像鸟,会飞往自己的山

[我来回答,2022]

去年总结写:明天不会更好,可明天的我要更好。时隔 1 年,平心而论地说,我做到了。尽管这样说会有“王婆卖瓜”的嫌疑,但我觉得,也该是时候奖励大脑多巴胺啦。太严苛的对待自己就像用骡子驮货,只能驮它的一辈子,做不到“子子孙孙无穷尽也”。我们不是说好的要可持续性发展吗?(笑)

今年陆续做过许多尝试,有的做着做着就放弃了,有的坚持下来。我在饭局上趁着酒劲跟同事说,那些坚持下来的,就是现在的我。

[轻断食]

决定轻断食源于春节读到的一本书:《轻断食: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》。应该是 BBC 先出的纪录片,后来反响热烈就集结成书——这些是我猜的。书中从科学角度阐述了为什么轻断食有益身体,在末尾还给出轻断食期间的菜谱,详细列出热量。诚然,在我这个不上不下的年纪,很难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。选择轻断食是希望能给重复的生活添加变量,就像给一滩死水扔破铜烂铁,期待它至少泼我剩菜残羹。

我在每个周一、周四轻断食,不吃早饭晚饭,中午会吃少量主食,例如半碗米饭,或者是去掉大部分皮的抄手。没有特别严格执行,遇到身体不适、聚餐或者部门搞活动,而那天恰好是轻断食日,我就会放弃轻断食。我期待一种舒适的状态,只有舒适才能长期做下去,成为生活的一部分,或者说,成为我的一部分。倘若每次轻断食都要用“毅力”去熬,放弃只是早晚。

一年下来,我没有觉得心情飞扬(书里提到的一种益处),体重倒是掉了 10 多斤。夏天穿上短袖,被好几个同事问是不是瘦了。

[nvim]

过去几年,我曾无数次想用 vim 编程,皆因“搞不定”而放弃,最后选择了折中的方式:在 pycharm 上开启 vim 快捷键。年中那会儿意外了解到 neovim 支持 lua 配置,我又起雄心壮志。这次我详细列出依赖的 pycharm 能力,按“必要紧急,必要不紧急,不必要不紧急”分类,等把“必要紧急”解决掉,基本可以在 nvim 上编程,再把“必要不紧急”解决掉,工作中完全切换到 nvim。后来使用过程中也有磕磕绊绊,但都以“遇bug修bug”的思路解决掉。

再后来,就是“常在河边走,哪有不湿鞋”。陆续优化了社区的插件,给自己新写一些插件,现在用 nvim 做大型项目的编程已经十分顺手。虽然还有不少地方不如 pycharm,我却不恐惧,我想我都能搞定,只要手艺傍身,有什么可怕呢?当时迁到 nvim 的想法可见:(不)习惯:向nvim的迁徙

北京时间2023年8月5日,听闻 vim 作者 Bram Moolenaa 去世,让人无限感慨。那天我下楼买了酒。

[英语]

说起英语,又爱又恨。爱是因为我可以用英语窥探世界,恨是,我没办法熟练地使用英语窥探世界。从毕业到现在,四年半的时间,我几次尝试提升英语,都以失败告终。前几次,都用“背单词法”,按网上的说法,每天背几百个单词,如果只能记住 50%,那也可以收获一两百个新单词...

今年我想明白一个道理,作为程序员,本来上班时间长,每天还要背1-2小时的单词,属实不可能。最后遵从“少即是多”的原则,每天只背 20 个新单词,旧单词的复习间隔完全交给 anki 管理。到今天刚好四个月。

image-20231231165235206

新单词不源于单词本,如雅思词汇、托福词汇之类,而是从阅读《经济学人》、英文小说而来。采用的是今年读《把你的英语用起来》里提到的“透析法”,大概思路是选择一本难度适当的英文小说,遇到生词不要查,跳过,遇到下个生词查,重复上述动作。

是的,我因此开始阅读了第一本英文小说《Twilight》,接着第二本《FLIPPED》,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本《Atomic Habits》、第四本《Dear John》。没读过之前害怕得不行,读过之后发现自己的水平看英文小说不是特别难——生词倒不少,但不查也能看个大概。我阅读过程中我没有严格执行“透析法”,而是遇到想知道的单词就查,读到比较爽的地方有生词也懒得查,除非严重影响到我理解故事情节。

现在每天新单词+旧单词复习要用25-40分钟左右,拆分到上班通勤、中午午睡之前、下班回家,对我来说不需要多大的毅力就能做到。另一个助力是心态变好了,记过的单词不认识了也就不认识吧,不需要苦恼,相信终有一天会记住,我们只要不断重复——源于郝海龙《英语自学手册》。也许你也可以试试。

此外,关于英语学习理论我还推荐今年读到的一本书:《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》。书名遮掩了它的价值,但幸好遇见。

如果完全没有接触过 anki,倒是可以看一本《Anki自学法》。也可以不看,网上多的是教程。

[那些我不愿意但还是放弃的]

直面自己的失败是很难的一件事,这是对别人而言。于我,已经可以轻松接受。上面提到过,不管是 vim 还是英语,在之前我已经失败过 n 次,可只要第 n+1 次重新捡起来,一切就有希望。如果失败让你心生疙瘩,夜里辗转反侧不能入睡,也许你可以试试我今年学完的《幸福公开课》。只要你肯给自己一个机会,往后会有无数机会找上你。

所以今年我不愿意,但还是不知不觉中放弃了什么呢?

  • 日记:坚持了三个月;
  • 冥想:坚持了三个月;
  • 跑步:坚持了一个月;
  • emacs:断断续续坚持了一个月;
  • 专业书:计划里要看好几本,最后只看完了一本。
  • 每月至少一篇博客:持续了五个月。

我不想给自己找借口,辩解为什么没做到。过去的已经过去,就不重要了。我想说的是,明年我们再来过。

[工作]

毕竟每天有10个小时在公司度过,不给工作留一小节会显得过分。可是回顾今年,我在工作上有什么建树吗,有什么突破吗?答案是没有。今年工作上感觉很忙,是那种很乱的忙。因为参与了项目中几个核心服务的开发,下半年开始,参与感变重了,但人变迷惘了,不清楚自己在项目中处于什么位置,应该做什么,要为未来规划什么。我好好反思过,后来的结论是:能力不足。因为能力不足,所以不敢站出来为项目指明方向;因为能力不足,所以只能小打小闹地给项目打补丁。我想,只有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,才能突破自己的瓶颈期。

今年工作上的另一个主题是:重构。我今年重构了很多代码,不是工作需要,而是接到优化或开发的需求以后,我找到对应的代码,认为这里需要。明明加个 if else 就能解决的问题,我偏偏选择了重构,随之而来的测试压力需要自己承担。从来结果来看,其实做的还不错,并没有因此引发大型事故,后续迭代变得相对轻松。我重构又长又乱的代码,只需要三板斧:工厂模式,策略模式(or 算法模式),适配器模式。外加语义化的函数抽象。

现在我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大家,如果不知道怎么才能写出好的代码,那至少发现函数太长的时候要及时抽象函数。一个又长又乱的代码里面,最可怕的是充斥着大量的 local varibales,让你永远不知道谁会改变它,而改变后的它又会去往哪个分支。跟“为什么少用全局变量”的原理一致。

但是要对“坏味道”正方向理解,一直不停迭代业务功能的代码是一定会恶化的,不要因此瞧不上同事,认为他们很垃圾。没有必然联系。如果重构的时机降临在你面前,愿你可以勇敢地开搞。

[如果还有“明年”]

用这样的小标题会不会显得悲观?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,在喜庆的时候说丧气的话会很扫兴,会惹大家讨厌。所以我加上了双引号,这样“明年”就成为一种寓意,不是真正的 2024。

这一年耗子叔去世了,对他来说,就没有明年。在他去世前不久,我刚好重读《左耳听风》里的《谈谈我的“三观”》,他说也许人到了四十多才敢写这么大的命题,这篇文章要么被未来的他打脸,要么打未来他的脸。写下这些文字时,他并不知道自己在人间只剩下五六年光景,他一定有很多规划与憧憬,最后却止步今年。

我喜欢的一句话: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,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。不管未来怎样,但只要还有“明年”,我们就要去热爱、去追求。所以明年我要捡起冥想、运动,以及 emacs —— 这是个人兴趣;工作上往“架构”方向提升技能。对了,今年我开始学日语,多邻国上连续打卡 93 天,计划明年把 N3 考下。就这样。



本文由 Guan 创作,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3.0,可自由转载、引用,但需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。

还不快抢沙发

添加新评论